心理学科目全程课程,限时低至399元
(3/5) 偏见的动机根源
(一)替罪羊理论 挫折导致攻击,这时需要一个攻击的对象——替罪羊(出气筒)。这种替代性攻击的目标是变化不定的。弱势、地位低的群体容易成为替罪羊,比如犹太人、女巫、黑人、华人、老人、小孩等。 (二)感觉比他人优越 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约翰•特纳和米歇尔•格雷以及他们的同事注意到,我们还很自然地以我们的群体来描述自己。自我概念——我们感觉自己是谁——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个人同一性(我们对自己的个人特性和态度的感受),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特纳观察到以下现象: 我们归类:我们发现将人,包括我们自己,归入各种类别是很有用的。在表述某人的其他事情的时候,给这个人贴上印度人、苏格兰人或公共汽车司机的标签,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我们认为:我们将自己与特定的群体(我们的内群体)联系说来,并以此获得自尊。 我们比较:我们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进行比较,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 人们倾向于积极的描述自己的群体,以便能积极的评价自己。如果缺乏积极的个人同一性,人们往往会通过认同某一群体来获得自尊。因此,许多年轻人通过加入帮派来寻找自豪感、权力、安全感和同一性;当人们的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融合到一起——自我与群体的边界变得模糊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为组织而战,甚至为组织牺牲。 (三)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社会地位的相对论:认为自己有地位,我们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因此,从偏见或任何地位等级系统中可以获得的一个心理优势就是高人一等的感觉。在欧洲和北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或正在下滑的群体,以及那些积极的自我形象受到威胁的群体,偏见往往更为强烈。 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自我形象和偏见之间的联系: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而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 蔑视外群体还可以满足另一种需要:对一个内群体的归属需要。知觉到一个共同的敌人会使一个群体变得团结起来。只有在与主要竞争对手较量的时候,派别精神才会变得少有的强烈。